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是一种与咀嚼槟榔等因素密切相关的口腔黏膜潜在恶性疾患。OSF的致病机制不明确,无根治方法,目前临床上治疗方法较多,如类固醇、己酮可可碱、番茄红素、姜黄、丹参、芦荟等药物及激光和手术等治疗方法,为了评价这些治疗方法改善OSF最大张口度、灼痛感、舌灵活度等症状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近十年学者们已完成了多项循证医学研究。本文对近十年(2014年7月至2024年6月)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七大数据库治疗OSF的系统性评价或Meta分析进行归纳总结,为OSF的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参考。当前的循证医学研究表明,己酮可可碱、透明质酸酶联合类固醇、番茄红素、姜黄素、丹参联合类固醇、芦荟等药物可有效改善OSF患者的最大张口度和烧灼感,且安全性好。透明质酸酶联合类固醇、番茄红素、姜黄素、丹参联合类固醇、芦荟证据等级均为A级,己酮可可碱证据等级为B级。番茄红素比其他药物,改善患者最大张口度的效果更好。芦荟在治疗早期比其他药物,改善烧灼感效果更好。此外,抗氧化剂改善OSF的症状效果佳,应用前景好。激光可改善OSF最大张口度、疼痛等症状,但成本较高,证据等级为C级;手术改善OSF最大张口度效果明显,但创伤大,证据等级为C级。目前循证证据纳入的临床研究数量和样本量较少,未来需更多设计良好、随访期长、结局指标标准化的治疗OSF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再进行循证评价。
目的 探讨牙周炎环境下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uman gingival fibroblasts,HGFs)线粒体稳态的失衡变化,为牙周炎发病机制的探索提供基础。方法 本研究已获得单位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收集2023年6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于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病科进行牙周手术治疗患者的牙周组织,所有受试者均在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分别在冠延长术和牙周翻瓣术时收集牙龈组织健康受试者[健康对照组(control 组)]和牙周炎受试者[牙周炎组(CP组)]的牙龈结缔组织各6例;原代培养牙周健康受试者来源的HGFs,并将其分为对照组(NC组)和Pg. LPS组,NC组用不含药物的培养基培养24 h,Pg. LPS刺激组用含有5 μg/mL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lipopolysaccharide,Pg.LPS)的培养基培养24 h,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上述各组牙龈结缔组织和HGFs中线粒体的数量、形态和结构,并对其数量、周长及表面积进行定量分析;利用MitoSOXTMRed染液、TMRM染液和ATP检测试剂盒测定比较不同刺激条件下HGFs中线粒体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线粒体膜电位和线粒体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的生成水平。结果 透射电镜结果提示,牙周炎组牙龈结缔组织HGFs及Pg.LPS刺激组HGFs中线粒体的形态异常,线粒体嵴断裂甚至消失;炎症刺激下线粒体数量显著减少,线粒体表面积和周长显著增加(P < 0.05)。此外,经Pg.LPS刺激后,HGFs中线粒体ROS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而线粒体膜电位及ATP生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牙周炎环境下,HGFs线粒体数量、形态结构及功能均发生显著改变,HGFs线粒体稳态失衡与牙周炎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目的 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5(histone deacetylase 5,HDAC5)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为OSCC靶向治疗提供研究基础。方法 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筛选OSCC患者的样本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来评估HDAC5在OSCC中的预后价值。同时使用Kaplan-Meier分析HDAC5与OSCC患者预后的相关性。通过基因本体论(gene oncology,GO)、京都基因及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探究HDAC5 在 OSCC中发挥的潜在作用。获得单位伦理委员会批准,收集49例OSCC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石蜡标本及临床信息,应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cal,IHC)检测HDAC5在OSCC中的表达水平,同时分析HDAC5与O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HDAC5的表达可以用来评估OSCC患者的预后(AUC=0.743)。HDAC5高表达与OSCC患者总生存率低显著相关(P < 0.05),同时病理学分级G3/G4中HDAC5表达高的OSCC患者(P=0.022)、T3/T4期中HDAC5表达高的OSCC患者(P=0.028)及有淋巴结转移的HDAC5表达高的OSCC患者(P=0.019)具有更低的生存率。GO及KEGG富集分析显示与HDAC5差异表达的基因主要富集在轴突生成、神经胞体的形成、胶原纤维的合成、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门控通道活动及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途径上(P < 0.05)。IHC结果显示HDAC5在OSCC中高表达(P < 0.05),HDAC5高表达组具有更高的T分期(P=0.041)及淋巴结转移率(P=0.010)。结论 HDAC5在OSCC中高表达,并能评估OSCC的预后,具有作为OSCC治疗靶点的潜力。
目的 探究龋病微生态微生物领域相关研究的趋势与热点,为龋病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 WOSCC)数据库中提取了2014至2023年发表的龋病微生态微生物领域相关文献,通过CiteSpace文献计量学可视化评估方法对该研究领域的发文量、期刊、国家、作者、机构、共被引文献、关键词等方面开展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3 192篇文献,其中研究型论文2 664篇、综述528篇,年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美国和中国的发文量位居前列,但在国际合作方面美国处于优势。发文量占比前10的期刊主要是牙科学期刊,其次是微生物学期刊。发文量位居前列的作者网络有以四川大学周学东为主的作者网络以及以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分校Xu Hockin H. K和Weir Michael D为主的作者网络。龋病微生态微生物研究的活跃点集中在微生物致龋毒力及相互作用、口腔微生物群系、龋病与系统性疾病的关系等。共被引频次较高的文章主要涉及龋病、口腔生物膜、口腔微生物群系、变异链球菌等主题。关键词研究显示了在过去十年中龋病、变异链球菌、细菌、牙菌斑和抗菌活性一直是研究重点;健康、口腔健康等关键词的数量呈上升趋势。最新出现的“gut microbiome/microbiota”提示口腔-肠道微生物组轴是该领域的研究前沿,研究人员的视野逐渐转向龋病与全身疾病间的联系。结论 近10年关于龋病微生态微生物领域相关文献的发文量逐年上升,研究趋势将朝口腔微生物多组学方向发展,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将会促进龋病学研究领域的发展。
目的 比较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不同扫描参数对下颌骨颏孔前区域骨微结构显示的影响,为合理选择CBCT扫描参数提供基础。方法 获得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离体研究使用CBCT对8个干燥人下颌骨离体标本进行ProMax 3D Mid扫描,采用5组方案进行扫描,分别为组A:90 kV/6.3 mA, 组B:90 kV/8.0 mA,组C:90 kV/10.0 mA,组D:75 kV/8.0 mA,组E:60 kV/8.0 mA,扫描共得到40个CBCT图像;并记录不同扫描条件下的体表入射剂量(entrance surface dose,ESD)及CT剂量指数(computed tomography dose index,CTDI)。将收集的原始CBCT图像导入图像分析软件(Hiscan Analyzer)测量下颌骨兴趣区的4个骨微结构测量参数,分别是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thickness,Tb.Th),骨小梁数目(trabecular number,Tb.N),骨小梁间隙(trabecular space,Tb.Sp),骨小梁体积百分数(bone volume/tissue volume,BV/TV)。回顾性收集临床种植患者分别使用90 kV/6.3 mA、90 kV/8.0 mA、90 kV/10.0 mA中任一组扫描条件得到的CBCT图像共计108个,同样测量下颌骨兴趣区的上述4个参数。使用SPSS 26.0分别比较离体标本及临床患者CBCT图像的4个骨微结构测量参数的差异。结果 离体标本研究结果显示,球管电压及球管电流减低均会导致ESD及CTDI剂量指数下降。当球管电压保持90 kV,球管电流改变时:BV/TV、Tb.N、Tb.Th数值随球管电流增大而增大;Tb.Sp数值随球管电流增大而减小,但4个骨形态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当球管电流保持8.0 mA,球管电压改变时:BV/TV、Tb.N随球管电压增大而减小,Tb.Sp数值随球管电压增大而增大,且BV/TV、Tb.N、Tb.Sp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5)。临床患者CBCT扫描时,当球管电压为90 kV,而球管电流不同时(6.3、8.0、10.0 mA),4个骨形态参数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5)。结论 本研究中,球管电压固定为90 kV、球管电流增大时下颌骨前区骨微结构显示无差异,临床患者CBCT扫描需显示下颌骨前区骨微结构时可适当减少球管电流以降低患者所受辐射剂量,推荐使用参数90 kV,6.3 mA。
目的 回顾分析4~18岁患者多生牙流行病学特点与手术麻醉方式选择相关影响因素,以期为儿童及青少年多生牙拔除术的麻醉方案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基于临床电子病历系统及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资料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1年7月在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接受多生牙拔除术的4~18岁患者2 210例,纳入标准:①年龄4~18岁;②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麻醉分级 I~Ⅱ级;③具有完整的口腔及麻醉病历记录和相关影像资料。排除标准:①病历资料不完整、影像学资料不清楚者;②ASA分级在Ⅱ级以上的患者。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多生牙的数量、上下颌位置、前后牙弓定位、萌出程度、生长方向,患者的预约原因、焦虑水平、配合程度、麻醉方式等相关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纳入患者1 865例,年龄(8.9±3.2)岁,男性患者(71.37%,1 331例)多于女性(28.63%,534例)(P < 0.001),性别比例为2.49: 1。大多数多生牙为单发(75.97%,1 417/1 865),多位于上颌骨(97.2%,1 812/1 865)和前牙区(94.2%,1 757/1 865),正置位多见(77.3%,1 442/1 865)。多生牙萌出患者以主动就诊为主(97.67%,335/343);位于颌骨埋伏和鼻底埋伏的多生牙患者以科室转诊为主,占比94.38%(1 361/1 442)和90.00%(72/80)(χ2=1363.24,P < 0.001)。麻醉方式选择上,接受N2O镇静辅助局部麻醉或神经阻滞麻醉的比例最高,占比38.07%(710/1 865),其次为接受局部麻醉,占比35.23%(657/1 865),接受咪达唑仑静脉镇静辅助局部麻醉或神经阻滞麻醉以及全身麻醉的比例较少,占比分别为20.86%(389/1 865)和5.84%(109/1 865)。年龄13~18岁、多生牙位于下颌、后牙区、无焦虑患者接受局部麻醉的比例最高(P < 0.001),而多生牙位于鼻底埋伏牙(50%)、重度焦虑(94.12%)、配合度差(98.18%)的患者接受全身麻醉的比例最高(P < 0.001)。多生牙拔除术在术中和术后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上无显著性差异(P=0.35),但接受全身麻醉的患者发生麻醉相关并发症(如:头晕、呛咳、呼吸抑制等)占比3.81%,较局部麻醉并发症多(P=0.006)。结论 4~18岁患者群体中男性多生牙发生率高于女性,且多生牙以单颗牙为主,集中在上颌前牙区,并以正中位多见;已萌出的患者多为主动就诊,而颌骨埋伏和鼻底埋伏多生牙以科室转诊多见。焦虑程度较高、配合程度较差、低龄、多生牙较多、位置较高手术难度较大的患者更倾向于选择全身麻醉。
牙周炎是由菌斑微生物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是目前导致我国成人失牙的首要原因。由于牙周炎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发病机制仍不清楚。铁死亡(ferroptosis)是一种铁依赖性调节细胞死亡的形式,通过不同的信号途径影响细胞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功能,进而抗氧化能力下降,活性氧积累,脂质过氧化,最终造成细胞和组织损伤。最近研究发现,铁超载、氧化应激和脂质过氧化与牙周炎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铁死亡主要表现为机体的氧化还原稳态被破坏,抗氧化能力降低,损伤相关的分子模式被激活,促炎介质释放,炎症被诱导或加重。铁依赖性氧化应激与脂质过氧化同时参与铁死亡与炎性疾病的调控,牙周炎致病菌能诱导牙周韧带干细胞的铁死亡,从而激活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7、肿瘤坏死因子-α、缺氧诱导因子-1α等的释放,加重牙周炎;另外铁死亡所激活的炎症因子在牙槽骨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铁死亡参与脂多糖诱导牙龈成纤维细胞炎症的过程。未来的研究可着重于探讨铁死亡在牙周炎中作用的分子机制及其治疗靶点,为牙周病的防治提供新的策略。
牙磨损是一种普遍且复杂的口腔问题,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增加,不仅影响患者的口腔功能和美观,还可能导致牙齿敏感、颞下颌关节疾病等相关并发症。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在牙磨损的诊治中展现出显著潜力。近年来,研究者们从数字化支持设备、深度学习前沿应用、技术诊断、设计和预测,以及当前局限性等方面广泛研究了数字化技术在牙磨损研究中的应用,深入探讨了在牙磨损早期检测中口腔三维扫描技术可助力精准化临床与科研实践的微米级分辨优势;能实现图像识别和自动化分析,以降低人为误差,提高诊断效率的深度学习技术;通过更精确地计算牙齿体积、表面积和磨损深度,指导临床决策的定量分析技术;以及增进对牙磨损生物力学和化学机制的理解、预测牙磨损进展的仿真模拟技术等。此外,也指出了当前该领域存在的高质量大数据获取困难、数据管理与隐私保护,以及技术门槛高、循证医学证据不足等问题。尽管如此,数字化技术在未来口腔医疗实践中定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且将日臻完善。
菌群失衡会导致微环境失调,引发龋病、炎症性肠病、肥胖和糖尿病等局部或全身性疾病。菌群失衡主要表现为代谢过程及产物的紊乱,精氨酸在宿主和菌群的多种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拟从精氨酸在口-肠菌群中的代谢及其稳态调控作用入手,探讨其在菌群失衡相关疾病中的潜在治疗价值。干预或调控宿主微生物的组成或功能有望恢复宿主和微生物的稳态,精氨酸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潜能。精氨酸参与调控变异链球菌和血链球菌的相对丰度,有望降低龋病的发病风险。精氨酸代谢参与调控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在炎症性肠病以及肥胖的改善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精氨酸及其代谢产物多胺在酮症酸中毒倾向性糖尿病的治疗中也有良好的治疗前景。虽然精氨酸在口腔疾病、肠道疾病及代谢相关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是否发挥直接作用仍未明确,其具体作用机制也需进一步阐明。此外,目前尚无研究证实其临床应用的最适浓度,掌握合适的精氨酸剂量以精确调控菌群的组成,避免其产生副作用也是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血小板是血液循环中的小细胞碎片,除了与止血和血栓形成密切相关外,还参与了免疫炎症反应,在炎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牙周炎是由牙周致病菌感染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造成了局部和全身的炎症反应,与许多全身疾病的发展有关。近年来,许多以动物和人体为对象的研究从血液、牙龈和龈沟液3个方面证明了牙周炎与血小板的相关性,并且发现活化的血小板在牙周炎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能的机制是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P.g)和炎症介质S100A8/A9引起血小板的聚集和活化,活化后的血小板与白细胞结合形成血小板-白细胞聚合物并迁移到牙周组织中,产生促炎因子,参与牙周组织的免疫炎症反应,促进牙周炎的发生和发展。研究还表明,牙周基础治疗可降低血小板活化程度,使血小板-白细胞聚合物的形成减少,这可能降低牙周炎患者患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的风险;并且血小板活化抑制药物能够抑制牙周炎症和促进牙周组织修复。此外,P.g诱导的血小板上CD40L的表达还可能是牙周炎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重要介质。因此,血小板作为参与牙周炎发生发展的重要炎症细胞,有望成为一个新的、潜在的治疗靶点。本文主要对牙周炎与血小板相关性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本作品遵循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License授权许可.
版权所有 © 《口腔疾病防治》编辑部